乳腺癌腋窝症状主要包括腋窝淋巴结肿大、腋窝皮肤改变、腋窝疼痛、腋窝肿块以及同侧上肢水肿。乳腺癌可能通过淋巴转移至腋窝,导致上述症状出现,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
1、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细胞可能通过淋巴管转移至腋窝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通常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可能伴随压痛。早期可能为单个淋巴结肿大,后期可融合成团。医生可能通过触诊或超声检查发现异常,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治疗需根据乳腺癌分期制定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2、腋窝皮肤改变
乳腺癌转移至腋窝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或凹陷。肿瘤侵犯库珀韧带时可导致皮肤凹陷,淋巴回流受阻可能出现橘皮样外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发红、温度升高,需与感染鉴别。皮肤改变通常提示疾病进展,需尽快就医评估。治疗方案包括原发灶切除、淋巴结清扫及辅助治疗。
3、腋窝疼痛
乳腺癌腋窝转移可能引起持续性钝痛或刺痛感。疼痛可能随淋巴结肿大加重而加剧,夜间可能更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是肌肉拉伤而延误就诊。疼痛程度与肿瘤侵犯范围相关,需通过影像学评估。治疗包括针对原发癌的治疗及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
4、腋窝肿块
除淋巴结肿大外,乳腺癌可直接蔓延至腋窝形成孤立肿块。肿块通常无痛、质硬、边界不清,可能固定于深部组织。自查发现腋窝肿块应尽早就医,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者。诊断方法包括乳腺钼靶、超声及核磁共振。治疗需根据肿块性质决定,可能需手术切除联合全身治疗。
5、同侧上肢水肿
晚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导致淋巴回流受阻,引发同侧上肢水肿。水肿通常从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皮肤紧绷发亮。严重时可影响肢体功能,增加感染风险。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患肢抽血、测量血压,治疗可采用淋巴引流按摩。药物如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乳腺癌患者应定期进行乳腺自查及临床检查,发现腋窝异常及时就诊。治疗期间应保持患肢清洁,避免外伤,适度活动预防淋巴水肿。饮食需均衡营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限制高脂肪食物。术后康复期可进行专业指导的上肢功能锻炼,改善生活质量。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给予充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