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一般不会自愈,需要及时就医治疗。新生儿肺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吸入羊水或胎粪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喂养困难等症状。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肺部功能较弱,一旦发生肺炎往往进展较快。细菌性肺炎常见病原体包括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病毒性肺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引起。这些病原体引发的肺部感染会迅速导致肺泡炎症渗出,影响气体交换功能。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因肺发育更不成熟,病情恶化风险更高。
极少数症状轻微的肺炎可能表现为暂时性呼吸增快,但这种情况通常需要专业医生评估确认。即使症状轻微,新生儿肺炎仍需密切观察,因为病情可能在短时间内急剧变化。任何自行缓解的迹象都不应被视为痊愈标准,仍需完成规范治疗。
新生儿出现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三凹征、体温不稳定或奶量下降等情况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诊。治疗通常需要住院进行氧疗、静脉输液及抗生素治疗,重症可能需呼吸机辅助通气。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胸片,按医嘱完成药物疗程,保持喂养卫生,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注意观察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