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癌通常是指胰腺癌合并胰腺炎,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腹痛、黄疸、消瘦、消化不良、血糖异常等症状。胰腺癌的症状主要有上腹部隐痛、皮肤巩膜黄染、食欲减退、脂肪泻、突发糖尿病等。
1、上腹部隐痛
胰腺癌早期可能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进食后可能加重。这种疼痛与肿瘤压迫腹腔神经丛或阻塞胰管有关。随着肿瘤增大,疼痛可能逐渐加剧。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等镇痛药物,但需警惕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便秘。
2、皮肤巩膜黄染
胰头癌容易压迫胆总管导致梗阻性黄疸,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黄疸可能伴随皮肤瘙痒,与胆盐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有关。对于梗阻性黄疸,医生可能建议放置胆道支架或进行胆肠吻合术缓解症状,同时可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
3、食欲减退
胰腺癌患者常出现明显食欲下降和早饱感,与肿瘤消耗、胰酶分泌不足导致的消化功能障碍有关。可能出现厌恶油腻食物、进食后腹胀等症状。可遵医嘱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同时建议少量多餐,选择低脂高蛋白饮食。
4、脂肪泻
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时,脂肪消化吸收障碍可能导致脂肪泻,表现为粪便油腻恶臭、漂浮于水面。这与胰脂肪酶分泌不足有关。治疗需补充胰酶制剂如米曲菌胰酶片,同时限制每日脂肪摄入量,必要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5、突发糖尿病
胰腺癌可能破坏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表现为新发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突然加重。这类血糖异常通常对口服降糖药反应较差。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胰腺癌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慢性胰腺炎患者、有胰腺癌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腹部超声和肿瘤标志物检查。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痛、体重下降、黄疸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通过增强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需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或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同时注意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可补充肠内营养粉剂改善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