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乳腺癌发病存在明确关联,尤其是绝经后女性。体重指数超过30的人群乳腺癌发病概率显著增加,主要与脂肪组织分泌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慢性炎症反应增强等因素有关。
脂肪组织是雌激素合成的重要场所,肥胖者体内芳香化酶活性增强,促使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过量雌激素持续刺激乳腺上皮细胞,可能诱发异常增殖。同时,肥胖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会促进乳腺癌细胞生长。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脂联素等激素失衡,进一步创造利于肿瘤发展的微环境。
内脏脂肪堆积引发的慢性低度炎症是另一关键机制。脂肪组织释放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炎因子,通过激活核因子κB等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细胞DNA损伤。肥胖相关的氧化应激反应还会导致基因突变积累。这些病理变化共同增加了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风险。
建议通过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水果比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等方式维持健康体重。定期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对肥胖女性尤为重要,发现乳房肿块、皮肤凹陷等异常应及时就诊乳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