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通常分为早期、进展期和终末期三个阶段。间质性肺炎是一种以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可能由环境暴露、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反应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干咳、乏力等症状。
1、早期阶段
早期阶段患者可能仅有轻微活动后气短或干咳,肺功能检查可能正常或轻度受限,高分辨率CT可发现磨玻璃样改变或网格状阴影。此阶段可能与长期接触粉尘、吸烟、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运动耐量下降、偶发干咳。治疗上以去除诱因为主,如戒烟、避免粉尘暴露,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吡非尼酮胶囊等抗纤维化药物。
2、进展期阶段
进展期患者静息时即可出现呼吸困难,肺功能显示弥散功能明显下降,CT可见蜂窝肺改变。此阶段可能与结缔组织病、特发性肺纤维化等疾病相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干咳、杵状指、低氧血症。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尼达尼布软胶囊、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片,部分患者需长期氧疗。
3、终末期阶段
终末期患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常需机械通气支持,CT显示广泛肺纤维化伴结构破坏。此阶段多由疾病未控制进展所致,通常表现为静息状态下严重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治疗以姑息治疗为主,可考虑肺移植评估,药物包括吗啡缓释片缓解呼吸困难,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
间质性肺炎患者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呼吸道感染,进行适度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饮食应保证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限制高盐食物。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出现指端发绀或症状加重时需立即就医。不同阶段的治疗策略差异较大,须严格遵循呼吸科医师的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