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的症状主要有阴道口肿物脱出、下坠感、排尿异常、排便困难、性交不适等。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部分或全部脱出阴道口外,可能与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
1、阴道口肿物脱出
轻症患者在站立或腹压增加时,阴道口可见球形肿物脱出,平卧时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进展,脱出物逐渐增大且需手动还纳,严重时长期暴露于阴道口外。脱出物表面可能出现摩擦性溃疡或感染,伴随分泌物增多及异味。
2、下坠感
患者常自觉会阴部沉重下坠感,久站、行走或劳累后加重,平卧休息可缓解。部分患者伴有腰骶部酸痛,可能与子宫韧带牵拉及盆腔充血有关。症状晨轻暮重,与日常活动量密切相关。
3、排尿异常
常见压力性尿失禁,咳嗽、打喷嚏时漏尿。严重脱垂可能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需手法推回脱垂组织才能排尿。部分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可能与膀胱颈位置改变或合并尿路感染有关。
4、排便困难
直肠前壁膨出时,患者需用手指压迫阴道后壁辅助排便。长期用力排便可能加重盆底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少数患者出现大便失禁,尤其见于合并肛门括约肌损伤的经产妇。
5、性交不适
脱垂子宫可能改变阴道轴向及深度,导致性交疼痛或快感减弱。严重者因阴道壁松弛出现性生活质量下降,部分患者因反复摩擦溃疡而回避性生活。心理因素可能进一步加重性功能障碍。
建议患者避免提重物、长期站立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坚持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合并慢性咳嗽或便秘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中重度脱垂应及时就医,根据年龄和生育需求选择子宫托保守治疗或手术修复。日常可增加豆制品、深海鱼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帮助维持盆底组织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