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得乙肝可能与母婴传播、血液接触、性接触、医源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年轻人感染乙肝主要有母婴垂直传播、不规范医疗操作、不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免疫功能受损等原因。
1、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年轻人感染乙肝的主要途径之一。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也可能通过胎盘或哺乳传播。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容易发展为慢性乙肝,建议孕妇在孕期进行乙肝筛查,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2、血液接触
接触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可能导致感染。年轻人可能通过共用注射器、纹身、穿耳洞、修脚等行为接触被污染的器械而感染。乙肝病毒在体外可存活较长时间,微量的血液接触就可能导致感染,建议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选择正规机构进行有创操作。
3、性接触
无保护性行为是年轻人感染乙肝的重要途径。乙肝病毒存在于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通过性接触可能传播。多个性伴侣、男男性行为者感染风险较高,建议使用套等防护措施,固定性伴侣可降低感染风险。
4、医源性感染
不规范医疗操作可能导致乙肝病毒传播。使用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等情况可能造成感染。年轻人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确保医疗操作规范,避免因医疗行为感染乙肝病毒。
5、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乙肝病毒后更易发展为慢性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接受放化疗的肿瘤患者感染风险较高。这类人群应加强防护,定期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必要时可接种乙肝疫苗或使用抗病毒药物预防。
预防乙肝有效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建议所有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年轻人都应完成三针疫苗接种。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进行有创美容项目时选择正规机构。如果怀疑感染乙肝病毒,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乙肝五项检测可明确感染情况。确诊乙肝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指标,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加重肝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