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女孩痛经可通过热敷、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心理疏导、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痛经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发育未成熟、受寒、精神紧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原因引起。
下腹部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可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持续15-20分钟。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热敷时建议隔一层衣物。热敷对原发性痛经效果较好,若疼痛持续加重需警惕病理性因素。
月经期应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适量饮用红糖姜茶有助于驱寒暖宫。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同时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预防经期贫血。避免含咖啡因饮料,以免加重血管收缩。
经期进行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能促进内啡肽分泌,减轻疼痛感。建议每天运动20-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疲劳。运动时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腰腹部不受凉。家长可陪伴孩子进行亲子运动,既分散注意力又增进感情。
初潮后激素波动易引发焦虑情绪,家长需耐心解释月经生理知识,消除孩子恐惧心理。通过音乐、正念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若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建立月经日记记录周期变化,帮助掌握自身规律。
疼痛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止痛药,但每月服用不超过3天。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考虑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中药方面可选择元胡止痛滴丸,但需中医辨证使用。
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天8-10小时睡眠。月经期注意会阴清洁,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记录每次痛经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伴随症状,若出现恶心呕吐、持续头痛或经量异常增多,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平时可通过腹部按摩、足浴等中医外治法预防痛经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