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足可通过控制血糖、定期足部检查、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鞋袜、避免足部受伤等方式实现。糖尿病足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引起,表现为足部麻木、疼痛、溃疡等症状。
1、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足的主要诱因,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周围神经和血管损伤。患者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日常监测血糖水平,避免摄入高糖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
2、定期足部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每天检查足部是否有伤口、水泡、红肿或皮肤变色。神经病变可能使痛觉减退,微小损伤容易被忽视。建议每月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全面足部评估,必要时进行神经传导检查或血管超声检测。
3、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清洗足部,水温不超过37℃,避免烫伤。清洗后擦干,特别是趾缝间。可使用润肤霜防止皮肤皲裂,但不要涂抹在趾缝间。修剪趾甲时沿直线剪平,避免损伤甲床。
4、选择合适鞋袜
穿着透气舒适的棉质袜子,避免接缝处摩擦皮肤。选择鞋头宽大、鞋底柔软的糖尿病专用鞋,确保足部有足够活动空间。新鞋初次穿着时间不超过2小时,逐步适应。禁止赤脚行走,室内外均需穿鞋。
5、避免足部受伤
远离高温源如热水袋、电热毯,防止烫伤。避免使用锐器处理鸡眼或胼胝,应由专业足病师处理。进行足部运动如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足部压力过大。
糖尿病足预防需要长期坚持综合管理。除上述措施外,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和肾功能检查。出现足部伤口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感染扩散。保持乐观心态,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足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