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选择抗病毒药物需根据病毒复制水平、肝功能状态及是否存在肝硬化等综合评估,常用药物主要有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丙酚替诺福韦片、替比夫定片、干扰素α注射液等。
1、恩替卡韦片
恩替卡韦片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的慢性乙肝成人患者,能强效抑制乙肝病毒DNA聚合酶。该药耐药屏障较高,长期使用可降低肝硬化风险。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磷水平,妊娠期女性禁用。
2、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对乙肝病毒复制有显著抑制作用,适用于成人及12岁以上青少年。其优势在于几乎无耐药性,但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骨密度,需配合钙剂补充。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3、丙酚替诺福韦片
丙酚替诺福韦片是新一代核苷酸类似物,相比传统替诺福韦具有更高靶向性,对骨骼和肾脏影响更小。适用于存在骨质疏松风险的老年患者,需空腹服用以获得佳吸收效果。
4、替比夫定片
替比夫定片适用于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能快速降低病毒载量。但耐药率相对较高,不建议单独用于长期治疗。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肌酸激酶升高,需警惕横纹肌溶解症风险。
5、干扰素α注射液
干扰素α注射液适用于年轻、无肝硬化且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通过免疫调节实现有限疗程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流感样症状、白细胞减少等,需严格监测甲状腺功能。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禁用。
乙肝患者应每3-6个月检测HBVDNA、肝功能及肝脏超声,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清等,限制高脂食物。适度进行太极、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所有抗病毒药物均需在感染科或肝病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