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检查项目主要有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乳腺磁共振成像、乳腺触诊和乳腺导管镜检查。
1、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利用高频声波成像,适合致密型乳腺或年轻女性筛查。该检查无辐射,可区分囊性与实性肿块,对乳腺囊肿、纤维腺瘤等良性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操作时需在乳房表面涂抹耦合剂,通过探头多角度扫描获取图像。超声能观察血流信号,辅助判断肿瘤性质,常用于乳腺癌初筛及活检定位。
2、乳腺X线摄影
乳腺X线摄影即钼靶检查,采用低剂量X射线成像,对钙化灶敏感度高,是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筛查首选。检查时需将乳房压扁固定,可能产生短暂不适,但能清晰显示微小钙化和结构扭曲。该技术对非致密型乳腺检出率较高,可发现早期无症状乳腺癌,建议与超声联合使用以提高准确性。检查前应避免使用止汗剂等含金属成分产品。
3、乳腺磁共振成像
乳腺磁共振成像通过强磁场和射频波生成三维图像,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或已确诊患者的术前评估。其对多灶性病变和胸壁侵犯的检出率显著优于其他检查,尤其适合植入假体或致密乳腺者。检查需注射造影剂,耗时较长且费用较高,可能对肾功能不全者存在禁忌。磁共振能动态观察病灶增强模式,辅助鉴别良恶性肿瘤。
4、乳腺触诊
乳腺触诊是基础体格检查项目,通过医生手法触感评估乳房质地、肿块及淋巴结状态。可发现异常增厚、结节或皮肤改变,对乳头溢液患者需配合挤压检查。虽然敏感性低于影像学检查,但能评估肿块活动度与压痛情况,为后续检查提供方向。建议月经结束后进行以避免激素影响,定期自我检查可提高异常早期发现概率。
5、乳腺导管镜检查
乳腺导管镜检查针对乳头溢液患者,通过超细内窥镜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能发现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扩张等病变,必要时可同步进行活检或冲洗液细胞学检查。检查前需局部麻醉,可能引起轻微胀痛,术后偶见短暂血性溢液。该技术对导管内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独特价值,尤其适用于单孔血性溢液的情况。
乳腺检查后应根据结果定期复查,高风险人群可缩短筛查间隔。日常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控制动物脂肪摄入,适量增加全谷物与蔬菜水果。选择合身内衣避免局部压迫,哺乳期注意正确哺乳姿势以防乳腺炎。发现乳房皮肤橘皮样变、乳头内陷等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盲目按摩或热敷可疑肿块。35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乳腺专项检查,有家族史者需提前筛查年龄并考虑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