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可能由胆道疾病、酒精刺激、高脂血症、胰管阻塞、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镇痛治疗、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胆道疾病
胆结石或胆道感染可能导致胆汁反流激活胰酶。患者常出现剧烈上腹痛并向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治疗需解除胆道梗阻,可选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必要时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
2、酒精刺激
长期酗酒会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细胞。典型表现为持续中上腹绞痛伴血淀粉酶升高3倍以上。需绝对戒酒并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胰液分泌,疼痛剧烈时可注射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3、高脂血症
甘油三酯超过11.3mmol/L时易诱发胰腺微循环障碍。常见于肥胖人群,可能伴随黄色瘤体征。紧急处理需血浆置换,口服非诺贝特胶囊调节血脂,同时监测多器官功能衰竭征兆。
4、胰管阻塞
胰腺肿瘤或先天性畸形可导致胰液排出受阻。CT检查可见胰管扩张,部分患者出现脂肪泻。治疗需放置胰管支架或行胰肠吻合术,配合胰酶肠溶胶囊改善消化功能。
5、感染因素
柯萨奇病毒或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特征为发热伴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严重时可出现胰周脓肿。需静脉滴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合并脓肿时需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
发病后需严格禁食直至腹痛缓解,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恢复期应避免暴饮暴食,控制每日脂肪摄入低于50克,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胰腺坏死情况。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时须立即返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