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和脚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并发症,而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
1、病因差异
糖尿病足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进而引发足部溃疡、感染甚至坏疽。脚气则是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皮肤癣菌感染足部皮肤引起,具有传染性。糖尿病足属于代谢性疾病并发症,脚气属于浅部真菌感染。
2、症状表现
糖尿病足早期表现为足部麻木、刺痛感,后期出现难愈合的溃疡、坏疽,严重时需截肢。脚气典型症状是足趾间糜烂、脱皮伴瘙痒,可能出现水疱或角化过度。糖尿病足溃疡多发生在足底压力点,脚气病变主要在趾缝和足缘。
3、发病人群
糖尿病足患者均有糖尿病病史,常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中老年患者。脚气可发生于任何人群,青少年和青壮年更常见,与足部多汗、穿不透气鞋袜等诱因相关。
4、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需综合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清创换药、血管重建等,严重时需截肢。常用药物有胰岛素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脚气主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如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等,需坚持用药2-4周。
5、预后差异
糖尿病足预后较差,复发率高,5年死亡率超过50%。脚气经规范治疗可痊愈,但易复发。糖尿病足患者需终身控制血糖,脚气后加强预防可避免再感染。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赤脚行走。发现足部破损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处理。脚气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保持足部通风透气,症状消失后仍需继续用药1-2周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