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经过性接触传播的肝病主要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丁型肝炎由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传播。
1、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尤其是无保护性行为时感染概率较高。感染后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药物。日常需避免饮酒,注意休息。
2、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也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但概率低于乙型肝炎。感染者可能长期无症状,部分会出现肝区不适、恶心等表现。治疗可采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
3、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为缺陷病毒,需与乙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似,性接触是重要传播方式。临床表现可能比单一乙型肝炎更严重。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依赖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预防丁型肝炎。
预防性传播肝病需采取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筛查,确诊后及时治疗。日常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肝脏健康,出现可疑症状应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