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脸肿可通过冷敷、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服用消炎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拔牙后脸肿通常由创伤反应、细菌感染、凝血异常、过敏反应、干槽症等原因引起。
1、冷敷
拔牙后24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肿胀部位,每次10-15分钟,间隔30分钟重复进行。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缓解肿胀和疼痛。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冰袋需用干净毛巾包裹。若肿胀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发热,应停止冷敷并就医。
2、保持口腔清洁
术后24小时后可用温盐水轻轻漱口,每日3-4次。使用软毛牙刷避开创口清洁牙齿,防止食物残渣堆积引发感染。避免用力漱口或使用含酒精漱口水,以免破坏血凝块。口腔卫生不良可能加重肿胀并导致创口感染。
3、避免剧烈运动
拔牙后48小时内应避免跑步、健身等剧烈活动,防止血压升高导致创口出血。建议保持半卧位休息,睡眠时垫高枕头。剧烈运动可能加重局部血液循环,延长肿胀消退时间,甚至诱发继发出血。
4、服用消炎药物
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阿莫西林胶囊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肿胀,甲硝唑片针对厌氧菌感染,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肿胀伴随的疼痛。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疗程。
5、及时就医
若肿胀持续3天以上、伴随高热或脓性分泌物,可能提示干槽症或严重感染。需立即就诊进行创口清创,必要时静脉注射抗生素。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症,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感染范围。
拔牙后应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米粥、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或过硬食物。术后1周内禁止吸烟饮酒,减少用患侧咀嚼。肿胀期间可适量抬高头部促进静脉回流,观察肿胀变化情况。若出现呼吸困难、皮疹等过敏表现需紧急就医。恢复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或过度疲劳影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