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可通过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干预辅助控制病情,日常需注意避免高脂高盐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冠心病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
1、低脂饮食
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限制动物内脏和肥肉摄入。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25克以内,优先使用橄榄油或茶籽油。合并高血压者需将食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
2、高纤维膳食
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200-350克水果,优先选择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全谷物和杂豆类占主食三分之一以上,如燕麦、藜麦、红豆等,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升高并改善血脂代谢。
3、优质蛋白补充
适量食用去皮禽肉、豆制品和低脂乳制品,每周吃鱼280-525克,其中深海鱼占一半以上。避免加工肉制品,鸡蛋每日不超过1个,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减少蛋黄摄入。
4、运动管理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避免清晨低温时段运动,运动前后充分热身,出现胸痛立即停止活动并含服硝酸甘油片。
5、危险因素控制
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
冠心病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和心率,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卡片和硝酸甘油喷雾剂,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饮食宜采用清蒸、白灼等低温烹调方式,避免暴饮暴食,餐后保持30分钟直立位。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