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偏低可能导致代谢减慢、体重增加、畏寒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粘液性水肿或影响心血管功能。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与自身免疫损伤、碘缺乏、药物因素、垂体病变、甲状腺手术史等因素有关。
1、代谢异常
甲状腺激素参与调节基础代谢率,水平降低会导致糖类、脂肪分解减缓。患者可能出现低体温、血胆固醇升高,部分人群伴随食欲减退却体重增加。需通过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替代治疗,并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2、皮肤毛发改变
皮肤干燥脱屑、毛发稀疏易断是典型表现,与皮下粘多糖沉积有关。部分患者出现颜面或四肢非凹陷性水肿,即粘液性水肿。建议使用温和保湿剂护理皮肤,严重时需甲状腺片补充治疗。
3、神经精神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对甲状腺激素敏感,缺乏时可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等表现。儿童期发病可能影响智力发育,成人可能出现抑郁情绪。需联合神经内科评估,必要时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改善症状。
4、心血管影响
心肌收缩力减弱可导致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心包积液。心电图常见低电压表现,老年患者需警惕甲减性心脏病。治疗基础疾病同时可辅以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
5、生殖系统紊乱
女性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周期紊乱甚至不孕,男性可有性欲减退。妊娠期甲减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需严格监控甲状腺功能并调整优甲乐剂量。
日常需保证适量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出现不明原因怕冷、便秘、声音嘶哑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测甲状腺功能,治疗期间每3-6个月复查激素水平。冬季注意保暖,慎用镇静类药物以免加重代谢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