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才75度,这学期一查200度!半年近视度数涨了125度!”
“每天都督促孩子戴离焦镜,怎么度数还是控制不住地往上涨?这钱是不是白花了?”
开学以来,孩子近视快速加深成了不少家长的揪心话题。很多家长把离焦镜看作防控近视的“救命稻草”,可一看到验光单上跳升的数字,又不免困惑又焦虑:明明坚持佩戴,为什么孩子的近视还在不断加深?
今天,我们有请湖北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专科主治医师闵亚兰来帮大家捋一捋:离焦镜到底是怎么起作用的?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先搞懂:离焦镜为啥能延缓近视度数增长?
如果把眼睛比作一台“照相机”,那么视网膜就是“底片”,眼轴则是“镜头到底片的距离”。眼轴越长,近视度数就越高,成像也就越模糊。
普通单光眼镜只能矫正中央区域的视力,却可能让周边影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形成“周边远视性离焦”)。这种模糊信号反而会刺激眼轴继续变长,加速近视发展。
而离焦镜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做到了“反向调节”——通过微透镜等特殊光学设计,在保证中心视力清晰的同时,让周边影像呈现在视网膜前方(形成“周边近视性离焦”),从而传递“停止拉长”的信号,延缓眼轴增长,达到控制近视的效果。
戴了离焦镜,度数还是涨得快?注意避开这4个“坑”!
不少家长以为“只要戴上离焦镜就放心了”,其实防控效果离不开规范验配和正确使用——
1、验配前漏做【医学验光检查】: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离焦镜
以下情况需谨慎:
矫正视力不良、弱视
不能耐受框架眼镜的屈光参差
存在显性斜视或某些双眼视功能异常
建议验配前一定要带孩子到专业眼科医疗机构完成全面检查,包括眼轴、角膜曲率、视功能等评估,由医生判断是否适用以及选择何种类型的离焦镜。
2、每天佩戴时间不足: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除睡眠、洗澡等特殊情况外,应尽量保证孩子全天佩戴(包括在校学习、阅读和户外活动)。每日佩戴时间建议不少于12小时,才能稳定发挥防控作用。
3、选的离焦镜“不对症”:孩子不舒服,效果也受影响
每个孩子的眼部条件不同,所选离焦镜的类型也应有针对性。若镜片类型不合适,容易引起头晕、眼胀等不适,控制效果也会下降。务必听从专业医生的推荐。
4、买到“伪离焦镜”:花了钱还耽误孩子
在门诊中常发现,部分家长购买的所谓“离焦镜”其实是假冒或劣质产品。它们外观相似,却不具备真正的离焦设计与光学标准,甚至只是普通单光镜片。
某些不正规商家利用低价吸引顾客,以普通镜片冒充离焦镜、伪造防控概念。如果家长因图便宜选择非正规渠道配镜,看似省了钱,实则可能让孩子错过樶佳的干预时机。
守护孩子视力:认准“三正规”,明眸开学季
今年6月,爱尔眼科联合多方发起“规范近视防控联合倡议”:
选择正规机构:验配须由专业视光师完成;
坚持正规来源:镜片及设备均来自合法、可追溯渠道;
采用正规产品:仅使用经临床验证、质量可靠的防控产品。
樶后提醒:戴离焦镜后,这5件事别忽略
1.适应期要留足:初戴可能周边有不适,建议先多望远,一般1–2周可逐渐适应。
2.保证佩戴时长:每日尽量≥12小时,全天候佩戴效果更佳。
3.正确摘戴:双手拿住镜腿,沿脸颊两侧平行方向摘戴,避免用单手导致镜框变形。
4.注意镜片维护:镜片出现划痕、污渍应及时清洁或更换,以免影响视觉品质和控制效果。
5.定期复查不能省:每3–6个月检查眼轴和屈光度,根据结果及时调整防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