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和肺不张的严重程度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肺结核可能引起全身性损害及传染风险,肺不张则可能导致急性呼吸功能障碍。两者均可危及生命,但肺结核的长期危害更显著。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肺部但可扩散至其他器官。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低热、盗汗,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咯血、肺组织广泛破坏,甚至引发结核性脑膜炎或骨结核。未经规范治疗可能发展为耐药结核病,治疗周期长达18-24个月。该病具有传染性,需严格隔离管理。肺不张是肺泡塌陷导致的局部或全肺通气障碍,常见于痰栓阻塞、肿瘤压迫或外伤后。急性大面积肺不张可突发呼吸困难、发绀,需立即解除气道梗阻。慢性肺不张可能继发肺部感染或肺纤维化,但通常不具传染性。

肺结核的危害具有系统性特征,可能遗留肺毁损、慢性呼吸衰竭等后遗症,且存在公共卫生风险。肺不张的危急程度取决于阻塞速度和范围,气管完全阻塞可在数分钟内致命,但及时解除病因后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从疾病负担角度,肺结核导致的死亡人数和残疾调整寿命年显著高于肺不张。
无论出现肺结核或肺不张症状,均需立即就医。肺结核患者应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肺不张患者需通过支气管镜吸痰、肿瘤切除等方式恢复通气。日常需戒烟、加强营养,肺结核患者还需注意呼吸道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