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需要注意采血部位清洁、规范操作流程、定期校准仪器、正确解读数据、及时记录结果等事项。

1、采血部位清洁
监测前需用肥皂水或酒精棉片消毒指尖等采血部位,避免使用含糖类消毒剂。采血后按压止血,同一部位不宜重复穿刺,防止局部感染或硬结形成。糖尿病患者长期监测时建议轮换手指,优先选择无名指或小指侧面。
2、规范操作流程
按照血糖仪说明书装入试纸,确保试纸未受潮过期。采血时保持手臂下垂促进血液循环,第一滴血弃用后取第二滴血检测。操作过程中避免挤压采血部位,防止组织液稀释血液影响准确性。
3、定期校准仪器

新购血糖仪或更换试纸批次时需用配套校准液验证。日常使用中每3个月校准一次,若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应立即复核。不同品牌仪器检测值可能存在差异,不建议混用试纸。
4、正确解读数据
空腹血糖正常值为4.4-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妊娠期或特殊疾病人群需采用个性化控制目标。单次异常结果应结合饮食、药物、运动等因素综合分析。
5、及时记录结果
建立血糖监测日志,记录检测时间、数值及对应饮食、用药情况。使用智能血糖仪可同步数据至健康管理软件。就诊时携带完整记录帮助医生评估治果。
血糖监测需配合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每日固定时间检测更利于趋势分析。避免在发热、剧烈运动后等特殊生理状态下检测。若连续出现异常值或伴随多饮多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储存试纸需避光防潮,外出携带注意保持适宜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