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可通过保持健康体重、限制酒精摄入、规律运动、母乳喂养、定期筛查等方式实现。乳腺癌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不良生活习惯、乳腺疾病史、电离辐射暴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乳房疼痛等症状。

1、保持健康体重
超重或肥胖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尤其是绝经后女性。体内多余脂肪可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刺激乳腺细胞异常增生。建议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之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维持体重稳定。
2、限制酒精摄入
酒精会干扰肝脏对雌激素的代谢,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每日饮用超过15克酒精可使乳腺癌风险显著增加。建议女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10克,相当于280毫升啤酒或30毫升烈酒。存在乳腺癌家族史者应完全戒酒。
3、规律运动

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可降低雌激素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推荐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运动时心率维持在大心率的60%-70%。长期规律运动可使乳腺癌发病风险降低20%-30%,对已患病者也能改善预后。
4、母乳喂养
哺乳12个月以上可使乳腺癌风险降低4%-5%。母乳喂养能调节孕激素水平,促进乳腺细胞分化成熟。建议产后尽早开奶,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续可配合辅食继续哺乳至2岁。哺乳期间需注意乳头护理,预防乳腺炎发生。
5、定期筛查
4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进行乳腺超声检查,45-69岁女性每2年接受1次乳腺X线摄影。高风险人群可提前至35岁开始筛查,必要时结合磁共振检查。发现乳腺结节需及时就诊,遵医嘱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定期自我检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
日常需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新鲜蔬菜水果,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烹饪宜采用蒸煮方式,避免高温油炸。保持规律作息,控制精神压力,避免熬夜。慎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化妆品。有家族史者建议进行BRCA基因检测,必要时可考虑预防性药物治疗或手术。出现乳房异常变化应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