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一年后牙疼可通过重新根管治疗、牙周治疗、药物缓解、调整咬合关系、拔牙等方式处理。根管治疗后疼痛可能与继发龋、牙隐裂、根尖周炎、咬合创伤、牙周病等因素有关。

1、重新根管治疗
若因根管充填不完善导致细菌再感染,需拆除原充填物后清理根管。常见伴随症状包括咬合痛、牙龈肿胀,可配合使用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控制感染。治疗前需拍摄X线片评估根尖病变范围。
2、牙周治疗
牙周袋深度超过3毫米时需进行龈下刮治,清除牙结石和炎性肉芽组织。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急性期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日常建议使用牙线清洁邻面并定期复查。
3、药物缓解

急性炎症期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奥硝唑胶囊等药物。药物仅作为过渡措施,需配合病因治疗。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应避免与酒精同服。
4、调整咬合关系
修复体过高导致的创伤性咬合需调磨修复体冠面。典型表现为晨起时疼痛加重,可通过咬合纸检查早接触点。严重者需重新制作修复体恢复正常咬合高度。
5、拔牙
对于纵裂至根尖的牙隐裂或严重根折,拔除患牙后考虑种植修复。拔牙前需评估骨量条件,术后可使用冰敷减轻肿胀,24小时内避免漱口。
根管治疗后出现疼痛需及时复查口腔全景片明确病因。日常应避免用患牙咬硬物,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清洁。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发现邻面龋坏早期干预。咀嚼时持续疼痛或夜间自发痛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颌骨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