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流鼻涕打喷嚏可通过多喝水、适当休息、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保持空气流通等方式缓解。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受凉、免疫力下降、接触传染源、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
感冒期间多喝温水有助于稀释鼻腔分泌物,缓解流鼻涕症状,同时促进新陈代谢帮助退烧。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淡盐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以免加重脱水。
2、适当休息
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对抗病毒,建议每日保持8小时睡眠。休息时可将枕头垫高15度,减轻鼻塞症状。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但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促进血液循环。
3、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使用退热贴。禁止使用酒精擦浴,避免体温骤降。每4小时监测体温,若持续高热需及时就医。
4、遵医嘱用药
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缓解症状,或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烧。鼻塞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盐酸伪麻黄碱片,打喷嚏频繁可配合氯雷他定片。须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和医师指导。
5、保持空气流通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维持室内湿度50%-60%可减轻呼吸道刺激。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粉尘等过敏原,避免接触二手烟、冷空气等诱发因素。
感冒期间宜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煮蔬菜等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或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时,须立即就医排查流感、肺炎等并发症。恢复期应逐步增加活动量,注意保暖避免反复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