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从发病到去世的时间差异较大,可能为数小时至数年不等,具体与梗塞部位、面积、救治时机及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

脑干、大面积半球梗塞等危重情况可能在发病后数小时内危及生命。这类患者常因脑疝或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迅速恶化,需立即进入卒中绿色通道接受静脉溶栓或取栓治疗。若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或严重感染,生存期可能进一步缩短至1-3天。部分患者在急性期虽经积极抢救仍可能遗留严重残疾,后期因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在数月内死亡。

中小面积梗塞且及时救治者生存期可显著延长。通过规范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配合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多数患者能存活5年以上。但若合并心房颤动等基础疾病未规律抗凝,或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佳,可能在1-2年内复发致命性梗塞。高龄患者因代偿能力下降,3年生存率可能低于60%。
脑梗塞后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每日监测生命体征,康复期坚持肢体功能训练与语言康复。家属应学习识别嗜睡、呕吐等恶化征兆,避免误吸与跌倒。定期神经科随访评估血管状态,必要时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预防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