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失眠比较好的医院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这些医院在神经内科、精神科或中医科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的诊疗技术,能够为失眠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失眠作为一种常见睡眠障碍,可能由心理压力、生活习惯或器质性疾病引起,及时就医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失眠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生理因素如激素失衡、环境因素如噪音干扰等。长期失眠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需通过专业评估确定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在睡眠障碍诊疗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拥有多导睡眠监测仪等设备,可分析睡眠结构异常。科室开展认知行为、药物调整等综合干预,对顽固性失眠的诊疗经验丰富,曾参与多项国际睡眠医学研究项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地址: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睡眠障碍专病门诊。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全国重点精神卫生机构,其临床心理科设有独立的睡眠障碍诊疗单元。采用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黄金标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焦虑抑郁的复杂性失眠具有独特诊疗方案。团队发表多篇睡眠医学领域SCI论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600号。
就诊科室:临床心理科睡眠门诊。
门诊时间:工作日全天开放,夜间门诊至20:3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睡眠中心配备国际标准化睡眠实验室,可开展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等特色检查。在褪黑素节律调节、睡眠呼吸暂停共病失眠等疑难病例处理方面经验突出,牵头制定华东地区失眠诊疗共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地址: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197号。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睡眠专病门诊。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周三下午增设专家门诊。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内科传承海派中医特色,采用针灸、耳穴贴压结合中药汤剂辨证施治。其"调肝安神方"入选上海市中医药特色技术项目,对药物依赖型失眠及更年期睡眠障碍显著,年接诊失眠患者超万人次。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失眠专病门诊。
门诊时间:每日8:00-17:00,周日上午特需门诊。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创新开展失眠数字化诊疗,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睡眠质量远程监测。科室建立药物-心理-物理治疗三维体系,特别针对慢性疼痛伴失眠、卒中后失眠等继发性睡眠障碍形成规范化诊疗路径。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600号。
就诊科室:临床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

门诊时间:工作日全天,周四下午增设多学科联合门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障碍亚专科引进德国SOMNOmedics睡眠监测系统,开展失眠亚型分型诊疗。在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快速眼动睡眠行为异常等特殊类型失眠诊断方面具有技术优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0号。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睡眠专病门诊。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末预约制门诊。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建立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标准化流程,配备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等物理治疗设备。科室注重失眠共病情绪障碍的鉴别诊断,开发睡眠卫生教育数字课程,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长中路301号。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睡眠门诊。
门诊时间:每日8:00-17:30,周二夜间门诊至20:00。
上海市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开展失眠多导睡眠图人工智能分析,准确率达93%以上。科室建立失眠患者长期随访系统,对苯二氮卓类药物合理使用有严格管理规范,年完成睡眠监测2000余例。
上海市同济医院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新村路389号。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睡眠障碍门诊。
门诊时间:工作日全天,周日上午专科门诊。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失眠治疗,通过场景模拟训练改善睡眠恐惧。科室创新"药物假期"管理模式,帮助慢性失眠患者逐步减少药物依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华精神科杂志》。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85号。
就诊科室:临床心理科睡眠医学门诊。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周四下午特需门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睡眠中心拥有6个标准睡眠监测室,开展失眠分型治疗。在老年失眠、帕金森病相关睡眠障碍等领域研究成果丰硕,参与编写《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睡眠专病门诊。
门诊时间:工作日全天开放,周末预约检查。
建立规律的睡眠节律是预防失眠的基础措施,建议固定就寝和起床时间,即使周末也尽量保持一致。卧室环境应保持黑暗、安静且温度适宜,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睡前3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方面需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晚餐不宜过饱。对于短期失眠,可尝试冥想、呼吸训练等放松技巧。若自我调节无效或失眠持续超过1个月,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