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肿瘤诊疗工作20年,诊疗经验丰富,擅长鼻咽癌、喉癌、口腔癌、 舌癌等头颈部肿瘤,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调强放疗及化疗。对恶性肿瘤的介入化疗、栓塞、粒子植入、微波消融、氩氦刀治疗有深入研究。熟练掌控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静脉港置入术及各种肿瘤的穿刺活检。
1、便血或粪便变细
痔疮常见“纸上鲜红滴血”,而血液混在粪便里、带黏液,再加上粪便越来越细、排不净,更要警惕直肠/结肠病变;出现这种“便习改变”,优先做结直肠镜明确有无息肉或肿瘤。
2、咳嗽超过3周或咯血丝
感冒应在两三周内缓解,久咳、夜间加重、活动后气短或痰中带血丝,需要胸部影像学评估(X线/低剂量CT);长期吸烟、被动吸烟或有职业暴露者更应尽早排查。
3、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没有刻意减肥却在3个月内掉秤≥5%,伴乏力、食欲差或低热,可能提示慢性消耗性疾病,包括肿瘤在内;建议完善血液检查与对口影像,别用“工作忙/胃口差”搪塞过去。
4、吞咽困难或进食梗阻感
吃饭总觉得卡住、热冷刺激明显、反复胸骨后疼或吞咽痛,要考虑食管/咽喉部疾病;别反复吃“消炎药”,应做胃镜/咽喉镜找原因,必要时取活检。
5、声音嘶哑或口腔溃疡久不愈
嘶哑超过3周,尤其伴咽痛、颈部肿块,要排查喉部肿瘤;口腔溃疡>2周仍不愈或边界隆起、触痛不明显,需口腔黏膜检查与活检,不要总当“上火”。
6、非经期阴道出血或同房后出血
经期外出血、接触性出血或水样带血分泌物,要警惕宫颈/子宫内膜问题;按流程做妇科检查+HPV/细胞学筛查+阴道镜/超声,别一味用止血药拖着。
7、乳房新肿块或乳头异常分泌
新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或单侧乳头自发性血性/浆液性分泌,需要乳腺超声±钼靶评估;月经前后都能摸到且越来越清楚的,更应尽快就诊。
8、皮肤痣的“ABCDE”变化
痣突然不对称(A)、边界模糊(B)、颜色不均(C)、直径>6mm(D)、短期增大/出血(E),请皮肤科做皮肤镜+必要活检;“抠掉就好”是误区。
9、持续腹胀、早饱或盆腔坠胀
长期腹胀、吃一点就饱、下腹坠胀,且与饮食、经期无明显相关,要排查胃肠与妇科问题;女性可先做腹盆腔超声,必要时进一步影像与肿瘤标志物动态评估(数字仅作参考,重在趋势与影像)。
10、黑便、反酸加重或久治不愈的胃痛
反复“胃病”用药不缓解,出现黑便/柏油样便、进行性贫血或吞咽痛,优先做胃镜;“胃药先吃一阵再说”的拖延,常错过早期窗口。
什么时候必须尽快就医
三周规则:任何持续≥2–3周且与以往明显不同的症状;双信号规则:出现两项及以上上面提到的信号;急症规则:首次出现大量出血、进行性呼吸困难、吞咽显著受限、神经功能缺失等,立即急诊。
就医前的小准备
把症状出现的时间线、诱因、用过的药、体重变化记清楚,拍下异常分泌物/皮疹等的清晰照片,带上既往检查报告;这些细节能帮医生更快定位问题。
综上所述,不是所有不适都是癌症,但持续且“陌生”的变化必须被认真对待。与其反复猜测,不如尽早完成对口检查,把风险挡在门外——越早明确,越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