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泌暗黑色东西可能与月经残留、排卵期出血、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月经残留
月经末期经血量减少,血液在阴道内氧化后可能呈现暗黑色,通常伴随少量粘稠分泌物。这种情况无须特殊处理,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即可。日常可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
2、排卵期出血
排卵期激素波动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少量脱落,混合宫颈黏液后形成暗褐色分泌物,持续2-3天。可观察是否伴随下腹单侧隐痛。建议记录月经周期,若反复出现需检查激素水平。
3、子宫内膜炎

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会导致异常出血,血液滞留宫腔氧化后排出呈暗黑色,可能伴随下腹坠痛、发热。需进行妇科检查和分泌物培养,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妇科千金胶囊等。
4、宫颈息肉
宫颈良性增生组织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缓慢渗出可形成暗色分泌物,常在同房后加重。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口紫红色赘生物。较小息肉可遵医嘱使用保妇康栓,较大息肉需行宫颈息肉摘除术。
5、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周期性出血会导致经期前后排出陈旧性暗血,可能伴随进行性痛经。超声检查可见盆腔异常回声,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药物包括地诺孕素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散结镇痛胶囊等。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避免盆浴和性生活。饮食上增加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菠菜等,减少生冷辛辣刺激。若分泌物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异味、瘙痒、腹痛等症状,需尽快至妇科就诊,进行白带常规、超声或宫腔镜检查。避免自行使用阴道冲洗剂或抗生素,以免破坏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