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功效与作用,老中医告诉您
中医看病现在是越来越受欢迎了,大家都认为中医小,,不像西医很多时候都使用抗生素治疗,对身体伤害大,麻黄就是常见的中药药材,那么它有什么功效呢?
一、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①《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②《别录》:主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
③《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
④《日华子本草》:通九窍,调血脉,御山岚瘴气。
⑤《珍珠囊》:泄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
⑥《滇南本草》: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肺寒咳嗽。
⑦《纲目》: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
⑧《科学的民间药草》:治气喘,干草热,百日咳,气管支炎等。
⑨《现代实用中药》:对关节疼痛有效。J
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腹痛,下痢,疝气,目疾及感冒。
二、注意事项:
凡素体虚弱而自汗、盗汗、气喘者,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厚朴为之使。恶辛夷、石韦。
②《别录》:不可多服,令人虚。
③《蜀本草》:白薇为之使。
④《医学入门》:伤风有汗及阴虚伤食者禁用。
⑤《本草经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肺虚有热,多痰咳嗽以致鼻塞;疮疤热甚,不因寒邪所郁而自倒靥;虚人伤风,气虚发喘;阴虚火炎,以致眩晕头痛;南方中风瘫痪,及平日阳虚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
中医的脉象理义你知道多少?
切诊常见的为切脉,是中医的特征形象。目前通采常用的诊脉部位是寸关尺,正常脉理是寸关尺三部有脉,一息四至、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应有力。那么常见的脉类有?一、浮脉类:
1、浮脉:轻按可得,重按稍弱。主表证:外感病见于脉浮紧,为表寒证;见脉浮数,为表热证;浮而有力为表实证;浮而无力为表虚;见脉浮滑,为表证夹痰。也主虚证:久病体弱而见浮脉,多为虚阳外越之证。
2、洪脉:脉体阔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为气分热盛正衰。多见于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等症。
3、散脉:浮散无根、至数齐。见于正气散尽之病症。
4、濡脉:浮而细软,主虚证和湿证。
二、沉脉类:
1、沉脉:轻按不应,重按始得。脉理主里证:有力为实,无力为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2、伏脉:重手推按始得,或则伏而不见。主邪闭、痛极。
3、弱脉:极软而沉细,主气血不足。
三、迟脉类:
1、迟脉:脉搏缓慢,一息不足四至,一般为三至而已。(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2、缓脉:一息四至,来去缓慢,主湿盛。
3、涩脉:脉往来艰涩而不畅,如刀刮竹。脉涩有力为气滞血瘀、挟痰挟食。脉涩无力为伤精、血少。
4、结脉: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见于阴盛气结、寒痰、积聚等证。
中医如何解读肺肿瘤
中医如何解读肺肿瘤?
(1)肿瘤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多是由于一些病理产物集聚而成的;
(2)日常生活当中,由于作息习惯,情绪的不稳定,还有工作压力,都会导致身体机能的失调,身体内出现痰湿,瘀血,火毒,如果程度比较轻,通过自身的调节就会消失;
(3)长期的病理产物堆积聚集,可能就是肿瘤形成的基础,所以中医辩证的时候,对于肿瘤的认识主要还是在于痰湿阻滞,瘀血积聚,气滞血瘀,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疏肝理气来进行辩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