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提醒:要根据体质来喝水!
万物都离不开水,更何况是人类呢,水参与新陈代谢,促进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参与血液运送营养,调节体液浓度。一旦身体缺水,势必会影响以上过程;但喝水过量又会增加肾脏承受的负担。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应根据自身体质来科学喝水。
如何根据体质来喝水?
1、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特征是肥胖、手脚发凉、畏寒且怕冷。此类体质者阳气弱,水液难以运化,所以应适量喝水,温热水是好的选择,能温煦五脏六腑。不过不能喝凉白开,少吃寒性瓜果。
2、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者津液不足,易出现干燥,因此应着重多喝水。
3、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主要特征是脸色苍白、全身疲倦无力、说话声音比较小、舌体胖大和有齿印。由于体内气不足,水液进入体内需气运化,因此不能大量喝水,喝水时注意少量多次。
4、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者的特征是湿热内蕴,一般跟不节制的吸烟酗酒、吃太多肥甘厚腻食物、长时间待在潮湿环境中以及先天性不足有关。这类人不能大量喝水,以免加重湿气,同时少吃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和烧烤等,同时也应少吃温阳食物,如鸡肉和牛肉以及羊肉等,不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5、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者血液循环不通畅,此类人群应多喝水,温热水是好的选择,这样能增加体内水分含量,帮助血液循环。
6、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生成跟运动量不足和吃肥甘厚腻的食物有关,这些不良的习惯会使得水液在体内积聚,脾气运化无力而聚集生痰。痰湿混合在一起黏腻且难以排出,阻碍各个脏腑功能,进而导致身体不适或疾病。此类人不能大量喝水,以温水为主。
7、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者身体健康,阴阳处于平衡状态,喝水没有任何禁忌,不过不能喝太多凉水。
温馨提示
由于儿童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不过脾胃虚弱;老年人代谢能力减弱,体内水分容易流失,因此喝水时应少量多次,温水是好的选择,不能太凉,更不能太热。对于心功能不全、肾功能异常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喝水,以免因为喝水太多而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长期户外工作者、运动量比较大、正处于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应适当的增加喝水量,每天的喝水量不能少于2000毫升。
中医治疗食道癌的方法
作为恶性肿瘤之一的食道癌,很多的患者都会受到很大的健康困扰。随着我国治疗方法的增加,但是很多的患者还是觉得没有治果。今天,我们区别于西医治疗方法,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的治疗方法,也许会对您有所帮助!
中医认为,食道癌病机之根本为阳气虚弱,机体功能下降,主强治疗宜温阳益气,扶助正气,提高机体功能,关于食管癌的分证各有不同,立法用药亦随之而异。但治法总不离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降逆化瘀、软坚散结、扶正培本、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抗癌止痛、温阳益气等。不同的类别的食道癌,比如气滞型、哽噎型、阴枯阳衰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阴枯阳衰:病期已晚,咽下困难,近于梗阻,形体消瘦,呕恶气逆,气短乏力,烦热唇燥,大便干如粪,舌质黯绛,瘦小,少苔乏津或无苔,也有苔黄黑干而裂者,脉细数或沉细无力。
治法:消噎散,延长生命、滋阴补阳,益气养血。中草药目前可治疗食道癌、贲门癌、胃癌所引起的噎食倒食、粘痰不断、入食即吐、反流食、吞咽困难、消瘦、声音嘶哑、乏力、胸闷、病灶反射性疼痛等不同症状,都有良好的效果。
二、气滞型:早期食管癌的表现,无明显吞咽困难,只为吞咽时感食管内挡噎、异物感或灼痛,胸郁闷不适及背部沉紧感,时隐时沉的吞咽不利感。舌质淡黯,舌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温阳益气,扶正抑瘤。
三、梗噎型:症状单纯,轻度梗噎或吞咽不利。X线检查多属早、中期髓质型、蕈伞型食管癌。舌质黯青,苔黄白,脉弦细。
治法:消噎散,抗癌散结,理气降逆,温阳扶正。
四、吞咽困难,并发喘咳症状:可取茯苓18克、杏仁12克、桑白皮3克,水煎取汁服用,此方剂对于咽喉痛、喘咳、吞咽困难非常有效。
其实对于中医治疗食道癌,注意讲究的是身体的平衡。但是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食道癌患者都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选择。在这里专家建议大家,可以选择西医治疗方式为主,配以中医养生为辅,让身体达到健康的平衡。
中医治疗休克的方法?
中医治疗休克的方法,具体有哪些方法?休克是常见的危重症状,多属中医“脱证“范畴,根据休克的病因不同可将其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中医运用针刺治疗感染性休克有不错的效果。下面看下中医治疗休克的方法?体克的中医病因病机:亡血失津: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出血,如吐血、咯血、便血或外伤出血、妇女崩中;或暴吐暴泻;或治疗不当,汗吐太过,均可使阴液亏耗,阳失依恋,阴阳失衡,欲脱欲离。阳气耗散:常见于喘证日久,耗伤肺肾,或邪毒内陷,正不胜邪,耗气伤阳;或肺脾肾久病不除,功能失司;或年迈体衰,过汗亡阳,致阳气耗散,神明失主而发为本证。邪毒内陷:外感邪毒,正不胜邪,毒陷营血,脉络瘀滞;或邪毒内侵,脏气受损,致毒聚脉络,气血瘀结于内,清气难入,浊阴难除,脏腑升降失常,阴阳不相维系,欲脱欲离而成本病。中医治疗休克的方法:第一种方法:针刺。以人中、内关、足三里、涌泉为主,配以素髎、少冲、少泽、十宣。先刺人中、内关、涌泉,施泻法,强刺激,间歇捻转5分钟,足三里直刺,施捻转补法。若效果不明显,可加用配穴1~2个,均用强刺激泻法,或十宣点刺放血。第二种方法:电针。(1)电针:取足三里、合谷、涌泉。电压为10~15V,频率为106~120次左右,轻者一支电针一个穴位,重者两个电针两个穴位。(2)电针:取人中、素髎或加内关、涌泉,轻者取单穴,重者取2~3穴,电压6~9伏,频率100~200次。第三种方法:耳针。(1)耳针:取肾上腺、皮质下、心等,两耳交替取穴,间歇留针1~2小时。(2)耳针:取下屏尖、升压点、脑、心、甲状腺、激素点、神门、肺、肝、下脚端。其中以下屏尖、升压点、脑、心为主,两耳交叉取穴,留针1~2小时,效果不佳,可配合其他穴。第四种方法:灸法。用艾条灸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每次15分钟。
小编后语:中医治疗休克的方法,综上所述,是中医治疗休克的几种方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休克的治疗有所帮助。如有休克患者急需送往医院救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