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需要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腹腔镜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方法包括盆腔超声、磁共振成像和腹腔镜探查,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综合判断。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触诊,观察子宫、卵巢及周围组织是否存在异常肿块、压痛或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表现为子宫后倾、固定,或触及痛性结节。这种方法简单但初步提示病情。
2、影像学检查。盆腔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及子宫腺肌症的表现。磁共振成像MRI对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更有优势,能清晰显示病变范围与周围组织关系。影像学检查无创、方便,但不能确诊。
3、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内异位病灶的外观、位置及分期,同时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腹腔镜兼具诊断与治疗的功能,但属于有创检查,需在手术室进行。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包括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及不孕,这些症状并非特异性,需结合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诊断时需注意与其他疾病如盆腔炎、子宫肌瘤等相鉴别,避免误诊或漏诊。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需结合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腹腔镜检查是确诊的依据。患者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尽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对于高度怀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及时进行腹腔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