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根据BI-RADS分级系统分为0-6级,级别越高恶性风险越大,需根据分级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BI-RADS分级系统通过影像学特征对乳腺结节进行风险评估,0级表示需要进一步检查,1级为阴性,2级为良性,3级为可能良性,4级为可疑恶性,5级为高度提示恶性,6级为已证实恶性。
1.BI-RADS0级:影像学检查结果不完整或无法明确诊断,需要进一步检查。常见于乳腺钼靶或超声检查结果不清晰时,建议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或穿刺活检等补充检查。
2.BI-RADS1级: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乳腺组织正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定期乳腺筛查即可,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
3.BI-RADS2级:影像学检查显示良性病变,如囊肿或纤维腺瘤。无需治疗,定期随访观察,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超声或钼靶检查。
4.BI-RADS3级:影像学检查显示可能良性病变,恶性风险低于2%。建议短期随访,每3-6个月复查一次,若结节稳定可延长随访间隔。
5.BI-RADS4级:影像学检查显示可疑恶性病变,恶性风险为3-94%。需进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手术切除,可选择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或开放手术。
6.BI-RADS5级:影像学检查高度提示恶性病变,恶性风险大于95%。需立即进行组织学检查确诊,确诊后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手术方式包括保乳手术和全乳切除术。
7.BI-RADS6级:已通过活检证实为恶性病变。需根据肿瘤分期和分子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手术方式可选择改良术或乳房重建术。
乳腺结节的分级有助于评估恶性风险并指导诊疗,定期乳腺筛查和及时就医是关键,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提高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