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癌微创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长沙地区多家医院已开展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治疗手段。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胆胰外科年肝癌手术量超800例,配备有3.0T磁共振引导的消融系统。湖南省肿瘤医院拥有独立的介入治疗中心,开展载药微球栓塞等新技术。长沙市中心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将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提升至42%。湖南省人民医院引进海扶刀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实现无创治疗。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开展肝癌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参与国际多中心药物试验项目。
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肝胆胰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年完成肝癌术600余例,开展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建立肝癌标本库,开展循环肿瘤DNA检测技术。
2.湖南省肿瘤医院
介入治疗科配备双平板DSA系统,年完成TACE手术1200例。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建立微波消融联合免疫治疗新方案。参与制定《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拥有肝癌专病数据库。
3.长沙市中心医院
肝胆外科开展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微创手术占比达65%。建立肝癌早筛体系,联合检验科开展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开设肝癌多学科联合门诊,实现诊疗方案个体化制定。
4.湖南省人民医院
肝病内科开展肝癌靶向药物敏感性检测,建立药物不良反应预警系统。引进射频消融导航系统,实现亚厘米病灶定位。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癌合并肝衰竭患者。
5.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移植中心完成活体肝移植治疗肝癌患者127例。开展PD1抑制剂联合靶向药物的转化治疗研究。建立肝癌术后复发预测模型,准确率达83.6%。拥有湖南省肝癌生物样本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