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州市精神卫生中心2022年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18岁以上人群焦虑障碍终生患病率达7.6%,抑郁症患病率为3.2%。面对持续增长的就诊需求,广州地区形成了一批专业诊疗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年门诊量突破8万人次,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拥有华南地区抑郁障碍诊疗中心,广州市脑科医院开设24小时心理危机干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建立抑郁障碍多学科联合门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开展基于fMRI的诊疗技术。这些医疗机构通过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就诊需求。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
配备16通道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开展抑郁症的神经调控治疗。2023年完成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案例数达1200例,建立抑郁症状快速评估数字化平台,实现症状量化追踪。
2.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
拥有华南地区规模大的抑郁障碍生物样本库,存储样本量超过2万份。开展药物基因组学检测项目,覆盖56种精神类药物代谢相关基因位点,个体化用药准确率提升至82%。
3.广州市脑科医院
设立抑郁症物理治疗中心,配置8台美国NeuroStarTMS治疗仪。2023年数据显示,难治性抑郁患者接受改良电抽搐治疗的为71.3%,开展VR暴露治疗焦虑障碍案例数居全省。
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建立抑郁障碍多学科诊疗团队,包含8个亚专业方向。开展基于脑肠轴调节的菌群移植治疗,完成临床研究病例386例,症状改善率较传统治疗提升19个百分点。
5.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
研发抑郁障碍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准确率达89.7%。配备64导联脑电监测设备,建立神经反馈训练中心,年完成生物反馈治疗2000余人次。开展rTMS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