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治疗需综合药物、饮食和运动管理,核心目标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和生活方式调整是三大基础。
1.药物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定制。二甲双胍作为一线药物,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适用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但需警惕低血糖风险。对于胰岛功能较差者,基础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可提供24小时平稳控糖,配合餐前速效胰岛素使用更佳。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医学营养治疗强调科学配比。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130-150克,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蛋白质摄入每公斤体重1-1.2克,优选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严格限制饱和脂肪,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实践表明,采用"211餐盘法"——每餐2份蔬菜、1份主食、1份高蛋白食物,配合定时定量进餐,可使餐后血糖波动降低30%。
3.运动干预要注重有效。推荐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抗阻训练每周2-3次,使用弹力带或小哑铃进行坐姿抬腿、推举等动作,能增强肌肉葡萄糖摄取能力。特别注意运动前后血糖监测,低于5.6mmol/L需补充碳水化合物,高于16.7mmol/L应暂停运动。太极拳等柔韧性练习可改善神经末梢循环,预防糖尿病足。
老年糖尿病管理需要医患共同参与,建立包括血糖监测记录、用药清单、饮食日记的自我管理体系。每3个月复查并发症筛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预后。家属应学习低血糖急救措施,家中常备葡萄糖片,为患者创造支持性康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