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宝宝拉肚子需要及时排查原因,常见因素包括喂养不当、感染或过敏,轻度腹泻可调整喂养方式,严重需就医。母乳喂养需注意母亲饮食,奶粉喂养需检查冲调比例,感染性腹泻需遵医嘱用药。
1.喂养不当是新生儿腹泻的常见原因。母乳喂养时,母亲摄入过多高糖、高脂或刺激性食物可能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建议母亲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生冷食物。奶粉喂养需严格按照比例冲调,过浓或过稀都会影响消化,每次喂奶前注意奶瓶消毒。
2.感染性腹泻需特别警惕。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可能通过不洁器具或接触传播。症状包括水样便、发热、精神萎靡,出现这些表现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益生菌或抗生素,不可自行使用止泻药。护理时注意臀部清洁,预防尿布疹。
3.牛奶蛋白过敏也会引发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伴湿疹、呕吐,需改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哺乳期母亲应避免乳制品摄入,症状持续需做过敏原检测。每次更换尿布观察大便性状,记录排便频率和伴随症状。
新生儿腹泻容易导致脱水,观察前囟是否凹陷、皮肤弹性及尿量。口服补液盐应少量多次喂服,拒绝进食或持续呕吐需静脉补液。保持适宜室温,避免腹部受凉,便后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任何腹泻超过24小时或出现血便、高热都需急诊处理,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