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会引起咳嗽,这是呼吸道黏膜受刺激或炎症反应的常见表现。应对方法包括对症止咳、缓解炎症、增强免疫力。
1.感冒引发咳嗽的机制
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后,鼻咽部黏膜出现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刺激咳嗽感受器。流感病毒更易引发支气管炎症,导致持续性干咳。部分患者会因鼻后滴漏综合征,夜间出现阵发性呛咳。
2.药物干预方案
镇咳药适用于无痰干咳,如右美沙芬糖浆每日3次、每次10ml。祛痰药针对有痰咳嗽,氨溴索口服液每日2次。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每12小时服用一次。雾化治疗可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生理盐水组合。
3.非药物缓解措施
饮用40℃左右的蜂蜜水能覆盖咽喉黏膜,每日不超过100ml。蒸汽吸入添加桉树精油2滴,每日2次缓解气道痉挛。保持卧室湿度50%-60%,使用加湿器需每日换水。胸背部贴敷温热毛巾,温度控制在50℃以下。
4.需就医的警示症状
咳嗽超过两周伴黄绿色脓痰提示可能发展为支气管炎。出现喘鸣音、胸痛或咯血需排除肺炎。儿童持续高热伴犬吠样咳嗽要警惕急性喉炎。糖尿病患者感冒后咳嗽加重可能预示继发真菌感染。
感冒咳嗽通常1-2周自愈,但正确护理能显著减轻症状。避免同时使用多种止咳药,防止掩盖病情。咳嗽期间减少冷空气刺激,外出佩戴棉质口罩。观察痰液性状变化,出现铁锈色痰应立即胸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