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常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衡量疼痛程度,分为0-10级:
1-3级:轻微隐痛,不影响生活
4-6级:明显疼痛,需止痛药缓解
7-9级:剧烈疼痛,伴随呕吐、冷汗、无法站立
10级:濒死感,类似分娩或严重创伤
腺肌症痛经普遍在7-9级,部分患者甚至达到10级。更残酷的是:
疼痛持续时间长(可能贯穿整个经期甚至经后);
伴随肛门坠胀、大腿放射性疼痛;
常规止痛药(如布洛芬)效果有限,需强效药物或激素治疗。
患者真实描述:"每次来月经就像子宫被电钻凿穿,疼到蜷缩在地上发抖,救护车拉过两次……""明明已经吃了双倍止痛药,还是痛到把嘴唇咬出血。"
腺肌症是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的疾病,导致:
子宫肌层充血肿胀:子宫体积可能增大到正常2-3倍,压迫盆腔神经;
炎症反应加剧:病灶区域释放大量前列腺素,引发强烈宫缩;
粘连和继发问题:可能合并盆腔粘连、卵巢囊肿,形成"疼痛连锁反应"。
⚠️更可怕的是进行性加重:随着每次月经,病灶可能扩散,疼痛逐年升级,甚至发展为非经期慢性疼痛。
除了剧痛,患者还可能面临:
贫血:经量大、经期长,血红蛋白直逼输血指标;
不孕风险:子宫环境恶化,胚胎难以着床;
心理创伤:长期疼痛导致焦虑、抑郁,"看到卫生巾就恐惧"。
通过超声或MRI确认腺肌症程度,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共病。
轻度:NSAIDs类止痛药+热敷;
中重度:
激素治疗(如GnRH-a、地诺孕素)缩小病灶;
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减少经量;
顽固性疼痛:手术(病灶切除/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切除术)。
避免生冷、高脂饮食(可能加剧炎症);
练习瑜伽或腹式呼吸缓解盆底紧张;
使用暖宫贴或艾灸促进局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