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晚期可通过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及姑息治疗等方式综合干预。晚期乳腺癌通常由激素受体异常、基因突变、癌细胞转移、治疗抵抗及免疫逃逸等因素引起。
1、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药物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如曲妥珠单抗适用于HER2阳性患者,帕妥珠单抗可阻断HER2信号通路。治疗前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靶点,常见包括心脏毒性和皮肤反应。
2、内分泌治疗:
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通过抑制雌激素合成或阻断受体发挥作用。常用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来曲唑等,需长期用药并监测骨密度。可能出现潮热、关节疼痛等更年期样症状。
3、化学治疗:
多西他赛、卡培他滨等细胞毒性药物可杀灭快速增殖的癌细胞,常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化疗可能导致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需配合升白针等支持治疗。剂量需根据肝功能调整。
4、免疫治疗:
PD-1抑制剂等药物可激活T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能力,适用于PD-L1高表达患者。可能出现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不良反应,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
5、姑息治疗:
针对骨转移采用唑来膦酸预防病理性骨折,疼痛管理遵循三阶梯原则。胸腔积液需穿刺引流,脑转移可考虑全脑放疗。同步开展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
晚期乳腺癌患者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配合低强度有氧运动维持体能。疼痛发作时可尝试冥想缓解,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肿瘤标志物。家属应协助记录用药反应和症状变化,避免过度进补干扰治疗。保持每日30分钟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睡眠时采用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治疗期间出现持续发热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