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选择顺产或剖腹产需根据胎儿状况、母体条件及妊娠并发症综合评估。分娩方式主要有胎儿胎位异常、母体骨盆狭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异常、既往剖宫产史等因素决定。
1、胎儿胎位异常:
臀位或横位等异常胎位可能增加顺产风险,此时剖腹产更为。胎位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认,孕晚期可尝试外倒转术矫正,失败后建议择期剖宫产。异常胎位顺产可能导致脐带脱垂、产程停滞等并发症。
2、母体骨盆狭窄:
骨盆测量显示绝对狭窄或相对狭窄时,阴道分娩困难,需选择剖腹产。骨盆狭窄可能引发头盆不称、产程延长,严重时导致子宫破裂。临床通过骨盆外测量和内测量评估,结合胎儿大小综合判断。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患者需评估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血压控制不佳、器官功能受损时,剖腹产可快速结束分娩。妊娠期高血压可能伴随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等危急情况,需多学科团队协作处理。
4、胎盘异常:
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会增加产时大出血风险,通常建议剖腹产。完全性前置胎盘孕晚期可能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需提前制定手术预案。胎盘异常需通过超声和核磁共振明确类型及植入深度。
5、既往剖宫产史:
有子宫纵切口或古典式切口史者需再次剖腹产。若前次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可评估阴道试产条件,但需严密监测子宫破裂征兆。瘢痕子宫试产期间需具备紧急剖宫产手术条件。
孕期应定期产检评估分娩方式,保持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增强体能,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控制胎儿体重在2500-4000克范围。学习拉玛泽呼吸法有助于缓解产痛,提前了解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与产科医生充分沟通后共同决策。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异常出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