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血糖与血浆血糖的主要区别在于检测样本和处理方式,两者数值差异约12%。全血血糖指未经处理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血浆血糖则是离心分离血浆后的检测结果,临床诊断以血浆血糖为标准。
全血血糖检测使用含有血细胞的完整血液样本,红细胞占据约40%体积。血浆血糖检测需通过离心机分离,去除红细胞等有形成分,仅保留淡黄色血浆部分。红细胞代谢会消耗部分葡萄糖,导致全血血糖值低于血浆血糖。
由于红细胞内葡萄糖浓度低于血浆,全血血糖检测结果通常比血浆血糖低10%-15%。例如空腹状态下,全血血糖5.0毫摩尔/升约相当于血浆血糖5.6毫摩尔/升。这种差异在便携式血糖仪与实验室检测对比时尤为明显。
血浆血糖被国际糖尿病联盟采纳为诊断金标准。全血血糖多用于床旁快速检测或家庭监测,其数值需通过系数换算才能与诊断标准对比。医院实验室报告均为血浆血糖值,避免因检测方法不同导致误判。
全血血糖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时,红细胞会干扰反应过程。血浆血糖因去除血细胞,检测结果更接近真实血糖水平。部分新型血糖仪通过算法校正全血与血浆差异,但仍有3%-5%的偏差。
血细胞比容异常会放大两者差异,贫血患者全血血糖可能低估实际值15%以上。高原居民或长期吸烟者因红细胞增多,全血血糖偏差可达20%。严重脂血或黄疸样本需特殊处理才能准确测定血浆血糖。
日常监测需注意血糖仪标注的样本类型,使用全血检测仪时应定期与医院静脉血浆结果比对。控制血糖期间建议固定使用同种检测方式,避免因方法差异造成数值波动误判。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2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该指标不受血样类型影响,能更客观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饮食方面注意保持碳水化合物摄入稳定,运动前后加强血糖监测,发现异常数值应及时复查静脉血浆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