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鼻息肉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睡眠打鼾及反复鼻出血等症状。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慢性炎症导致的良性增生,儿童患者需特别关注症状进展。
持续性或交替性鼻塞是鼻息肉典型表现。由于息肉占位效应阻塞鼻腔通气道,患儿常出现张口呼吸,婴幼儿可能出现哺乳困难。夜间平卧时鼻腔充血加重,症状更为明显。长期鼻塞可能影响颌面部发育,需及时干预。
鼻腔分泌物增多呈黏稠状,多因息肉刺激黏膜腺体分泌亢进所致。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可能引发咳嗽,尤其晨起时明显。若继发感染可出现黄绿色脓性鼻涕,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
息肉机械性阻塞嗅区或炎症损伤嗅神经末梢,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患儿可能对食物气味不敏感,影响食欲。长期嗅觉功能异常可能干扰神经系统发育,需通过鼻内镜检查评估嗅裂受累情况。
鼻腔通气受阻迫使患儿经口呼吸,软腭振动产生鼾声。严重者可出现睡眠呼吸暂停,表现为夜间频繁觉醒、多汗或尿床。长期缺氧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发育,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评估缺氧程度。
息肉表面黏膜血管丰富且脆性增加,在擤鼻、喷嚏或外力刺激下易破裂出血。出血量一般较少但发作频繁,可能引起贫血。需与血液系统疾病相鉴别,必要时检查凝血功能。
患儿日常应保持室内湿度50%-60%,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清洁鼻腔。避免接触粉尘、花粉等过敏原,加强维生素C和锌的摄入以增强黏膜抵抗力。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可减轻夜间鼻塞,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发育曲线。若出现持续张口呼吸、学习注意力下降或生长发育迟缓,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评估手术指征。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能需行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需长期随访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