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肝癌和脂肪肝是两种不同的肝脏疾病,小肝癌指直径小于3厘米的原发性肝癌,脂肪肝则是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理改变。小肝癌主要由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而来,脂肪肝则与代谢异常、肥胖等因素相关。
小肝癌属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阶段,多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发展形成。典型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消瘦乏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确诊需结合增强CT或MRI检查,早期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五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
脂肪肝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两类,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超过5%即构成病理诊断。轻度脂肪肝通常无症状,中重度可能出现肝区胀痛、转氨酶升高。超声检查可见肝脏回声增强,治疗核心是控制体重、改善代谢,严重者需使用护肝药物。
长期重度脂肪肝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进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与小肝癌存在潜在病理联系。临床数据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癌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1.7倍,合并糖尿病时风险增至2.5倍。
小肝癌确诊依赖病理活检或典型影像学表现,甲胎蛋白检测阳性率约70%。脂肪肝诊断主要依据超声和肝功能检查,瞬时弹性成像可评估纤维化程度。两者在临床表现和检查指征上有明显区别。
小肝癌需限期手术或射频消融,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脂肪肝首选生活方式干预,每日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减少精制碳水摄入。两种疾病均需戒酒,合并代谢综合征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脂。
建议患者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E和Omega-3脂肪酸。烹饪方式选择蒸煮替代煎炸,每周食用深色蔬菜不少于500克。定期监测肝功能、血糖和肝脏影像学变化,合并肝硬化者每3个月需复查甲胎蛋白和腹部超声。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肝脏代谢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肝区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