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低下可能由自身免疫损伤、碘摄入异常、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治疗等原因引起。
1、自身免疫损伤:
桥本甲状腺炎是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常见原因,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能力逐渐下降。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甲状腺抗体阳性,随着滤泡细胞破坏加重,会出现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和游离甲状腺素降低。这类患者常伴随甲状腺弥漫性肿大,需长期监测激素水平。
2、碘代谢异常:
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关键原料。长期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严重时引发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功能减退。相反,过量碘摄入可能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诱发碘致性甲减。我国推行食盐加碘政策后,碘缺乏所致甲减已显著减少,但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仍需注意碘营养评估。
3、医源性损伤:
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后必然出现性甲减,需终身替代治疗。放射性碘131治疗甲亢时,若剂量控制不当可能破坏过多甲状腺组织。颈部肿瘤放疗也可能波及甲状腺,通常在治疗后1-2年逐渐显现功能减退。这类患者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左甲状腺素钠剂量。
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摄入,但需避免过量。规律监测体重变化,冬季注意保暖。适度进行快走、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疲劳感。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精神压力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