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可通过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浆置换、抗凝治疗及透析支持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免疫复合物沉积、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形成、ANCA相关性血管炎、感染诱发或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可快速抑制炎症反应,适用于伴有新月体形成的急性期患者。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血糖及感染迹象,后续需逐步过渡至口服泼尼松维持治疗。
2、免疫抑制剂治疗:
环磷酰胺或霉酚酸酯等药物能靶向抑制异常免疫应答,常与激素联用。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血常规和肝功能,警惕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3、血浆置换:
对于抗GBM抗体阳性或ANCA相关性患者,通过置换清除循环中的致病抗体。通常需连续进行5-7次,每次置换1.5倍血浆量。
4、抗凝治疗:
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肾小球微循环,预防纤维蛋白沉积。合并肺出血时需谨慎使用,治疗期间监测凝血功能。
5、透析支持:
急性肾衰竭患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部分患者肾功能可随原发病控制逐渐恢复。
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3克),优质低蛋白饮食(0.6-0.8克/公斤/日)减轻肾脏负担。恢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劳累。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及血压,注意观察水肿、尿量变化。冬季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夜间排尿后补充适量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