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窦炎常用方法有药物治疗、鼻腔冲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四种。鼻窦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鼻窦炎的基础治疗方式,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等,用于控制细菌感染。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反应。黏液溶解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有助于稀释鼻腔分泌物。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过敏症状。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鼻腔冲洗
鼻腔冲洗能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和致病微生物,减轻黏膜水肿。常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通过洗鼻器进行每日1-2次冲洗。冲洗时保持头部倾斜45度,避免呛咳。水温应接近体温,冲洗压力需适中。该方法适合各类鼻窦炎患者,尤其对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性较高。冲洗后可能出现短暂鼻部不适,通常可自行缓解。
3、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或存在鼻腔结构异常者,可考虑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手术通过微创方式开放阻塞的鼻窦开口,改善通气引流。常见术式包括筛窦开放术、上颌窦开窗术等。术后需定期复查清理术腔,配合药物治疗。手术并发症较少见,可能包括出血、感染等。多数患者术后症状显著改善,但需注意预防复发。
4、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作为辅助手段,包括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蒸汽吸入能湿润鼻腔,缓解鼻塞症状。部分患者可采用鼻腔负压置换,促进窦腔分泌物排出。这些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在家庭中进行,但需注意避免烫伤等意外。物理治疗通常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鼻窦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分泌物。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引发头痛。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复诊,避免发展为慢性鼻窦炎或引发颅内并发症。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对疾病康复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