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虚脱头晕目眩可能是急性胃肠炎、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的表现。这些症状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食物中毒、消化不良等因素引起,伴随腹泻、乏力、口渴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低血压或休克,需及时就医。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多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或沙门氏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患者除腹泻外,常伴有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及低热。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若出现血便或持续高热,需立即就医。
2、脱水
频繁腹泻导致体液大量流失,可能引发中重度脱水。典型表现为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尿量减少及直立性低血压。轻度脱水可通过少量多次饮用含电解质的液体纠正,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3、电解质紊乱
钠钾等电解质随腹泻丢失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心律失常。低钾血症患者会出现四肢无力、腹胀,严重时可影响呼吸肌功能。确诊需通过血液生化检查,治疗包括口服氯化钾缓释片或静脉补钾。
4、食物中毒
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后,2-6小时内可能出现剧烈呕吐伴水样便。部分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神经症状。需留取粪便标本送检,必要时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抗感染。
5、消化不良
暴饮暴食或进食油腻食物后,胃肠蠕动亢进可导致渗透性腹泻。此时肠鸣音活跃,粪便含未消化食物残渣。可短期使用复方消化酶胶囊、胰酶肠溶片帮助消化,配合热敷腹部缓解痉挛。
出现症状后应暂停固体食物12-24小时,每10分钟饮用5-10毫升补液盐溶液。恢复期选择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监测每小时尿量,若6小时无排尿或出现意识模糊,需急诊处理。老年人及婴幼儿腹泻容易发展为重症,建议首次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