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移植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有感染、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
1、感染
感染是肺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与免疫抑制剂使用、手术创伤等因素有关。肺移植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常见感染包括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可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如头孢呋辛酯片、阿昔洛韦片、伏立康唑片等。
2、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移植后早期,可能与供受体组织相容性差异、免疫抑制不足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需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常用药物包括他克莫司胶囊、霉酚酸酯片和甲泼尼龙片。严重排斥反应可能需要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3、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是影响肺移植长期存活的主要并发症,可能与反复急性排斥、感染、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肺功能下降。病理改变包括细支气管炎和肺纤维化。治疗较为困难,可能需要调整免疫抑制方案、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胶囊,严重者可能需要再次移植。
肺移植后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肺功能和药物浓度。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遵医嘱服药,注意营养均衡。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移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