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不是一回事,两者在检查部位和临床应用上存在明显区别。靶血管造影是针对特定病变血管的成像技术,冠状动脉造影则专门用于心脏冠状动脉的检查。
靶血管造影是一种选择性血管成像技术,通常用于明确特定血管的狭窄、畸形或血流异常情况。该技术通过导管向目标血管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成像观察血管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常用于脑血管、外周血管或内脏血管的病变评估,如脑动脉瘤筛查、下肢动脉闭塞诊断等。检查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症状和初步检查结果确定靶血管位置,具有高度针对性。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专门用于评估心脏供血血管的狭窄程度和斑块分布。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至冠状动脉开口,注射造影剂后记录血管显影过程。该检查能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变异、粥样硬化斑块位置以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为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提供依据。与靶血管造影相比,其器械选择、导管路径和影像解读标准均存在专业差异。
两种检查均需在导管室进行,术前需评估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术后需观察穿刺点出血和造影剂反应。心血管专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检查方案,血管病变复杂时可能需联合应用。建议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出现心悸或穿刺部位肿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