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手术后十年仍存在复发可能,但概率相对较小。肝癌复发风险与肿瘤分期、手术切除范围、术后治疗及个人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
早期肝癌患者接受性手术后,十年复发概率较低。肿瘤直径小于3厘米、无血管侵犯、病理分化程度高的患者,术后十年复发风险可控制在较低水平。这类患者术后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多数能长期保持无瘤生存。术后规范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相关肝癌尤为重要,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有助于降低复发。
中晚期肝癌患者即使手术切除后十年,仍可能出现复发。多发性肿瘤、存在微血管侵犯、低分化肝癌患者复发风险显著增高。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肝内新发病灶或远处转移,这与术前隐匿性微转移灶或肝癌存活有关。术后辅助治疗不充分、合并肝硬化进展、持续肝炎活动等因素都会增加远期复发概率。
肝癌术后患者应终身保持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和肿瘤标志物检查,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增强CT或MRI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戒酒,避免食用霉变食物,控制体重和血糖,保持规律作息。乙肝患者需持续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或替诺福韦酯片,丙肝患者应接受抗病毒治疗。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