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活动限制、设备监测及生活习惯调整,以降低并发症风险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术后24-48小时内需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抓挠。医用敷料通常需保留至拆线,若发现渗血、红肿或异常疼痛应及时就医。日常活动应循序渐进,术后1周内避免患侧上肢大幅度动作如举重物、高举过头,防止电极移位。2-4周后可逐步恢复轻度家务,但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或接触强磁场环境。定期使用患者程控仪远程监测起搏器工作状态,记录心悸、头晕等异常症状发生时间与频率。饮食上需保证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控制钠盐避免水肿,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负担。睡眠时建议采用平卧或健侧卧位,避免直接压迫植入部位。
术后24-48小时内需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抓挠。医用敷料通常需保留至拆线,若发现渗血、红肿或异常疼痛应及时就医。日常活动应循序渐进,术后1周内避免患侧上肢大幅度动作如举重物、高举过头,防止电极移位。2-4周后可逐步恢复轻度家务,但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或接触强磁场环境。定期使用患者程控仪远程监测起搏器工作状态,记录心悸、头晕等异常症状发生时间与频率。饮食上需保证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控制钠盐避免水肿,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负担。睡眠时建议采用平卧或健侧卧位,避免直接压迫植入部位。
术后需随身携带起搏器识别卡,避免靠近变电站、核磁设备等强电磁场区域。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每3-6个月需门诊复查心电图和起搏器功能检测,电池电量不足前需提前安排更换手术。家属应学会识别心率失常的征兆,如突发晕厥、持续胸闷等需立即送医。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刷牙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风险。